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31 13:01:31   浏览:820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各大军区党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党委,各人民团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下发以来,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的决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遏制了近年来乱占滥用耕地的势头。但从1997年全国各类建设用地清查结果看,土地
粗放利用、闲置的问题仍相当严重,控制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继续在全国范围内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1998年4月15日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后颁布施行之前,继续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报国务院审批。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住房和安居工程以及经国家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仍按原规定报批。冻结期间,建
设项目用地审批管理仍按1997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颁布的《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规定》执行。
二、在继续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期间,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要坚持依法、科学、集约、规范用地的原则,走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为主的路子,尽可能利用占而未用的闲置土地、非耕地和利用率低的土地。
三、各级党委、人民政府要对1997年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工作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严格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工作。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规定的申报程序和审批权限对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严格把关,严格管理。对未批先用或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要
从严查处,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8年3月2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严禁买卖或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严禁买卖或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成都、武汉、南京、广州市外经贸委(局),各特派员办事处,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是我国外贸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在对外贸易管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近几年来,一些企业或个人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非法买卖进出口许可证,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伪造许可证进行诈骗活动,在全国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严重干扰了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工作,影响
了对外贸易经营秩序;二是引发了大量的经济纠纷案,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三是一些人因买卖许可证而走上犯罪的道路。为进一步加强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促进对外贸易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根据我国《刑法》第225条和《外贸法》第39条,买卖或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属违法行为。
二、各进出口企业应严格根据现行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定,办理进出口报关手续。
进口许可证中的“进口商”必须是对外签约方,“收货人”必须为配额的持有者。企业进口报关时,进口合同的中方签约单位与进口许可证中的“进口商”应当一致。
出口许可证中的“出口商”必须是对外签约方,同时是配额持有者。企业出口报关时,出口合同的中方签约单位与出口许可证中的“出口商”应当一致。
三、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买卖进出口许可证,严禁以“联营”或“代理”的名义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联营或代理业务应按国家法规和外经贸部有关代理规定执行。
四、对经查实确有买卖或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的企业,外经贸部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扣减配额、取消单项商品的经营权,直至停止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的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者,依法追究经济和刑事责任。
五、各地外经贸主管部门应严格按进出口许可证的管理规定,签发进出口许可证。发证机关或个人不得参与买卖或变相买卖进出口许可证的活动。一经查出,将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违法者,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997年6月18日

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家经贸委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关于认真做好2003年元旦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经贸委(经委):

2003年元旦、春节即将来临。为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节日期间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保证全国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节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同志特别是一把手,是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强化抓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做到守土有责,确保一方平安;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抓好落实;必须针对薄弱环节,采取过硬措施,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治理和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要确保节日期间以及今后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必须抓紧抓牢企业这个安全生产的主体。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立即组织力量,对广大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关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保障各项规定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指导督促企业依法规范安全生产行为,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资格制度、安全生产工作机构和人员力量配置制度、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制度和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淘汰制度等规章制度。要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局《关于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关于加强国有大中企业安全生产的意见》,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小企业的生产安全水平。

广大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坚决防止不顾安全盲目突击生产的现象;节日期间停产检修和节后恢复生产,一定要采取科学严密的安全措施;要针对冬春季节安全生产特点,继续组织开展“冬春百日安全”和群众性的纠正违章、排除隐患预防事故等活动。

三、继续搞好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各地、各部门要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部位,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和督查的力度。

一是要严厉查处应关未关和明停暗开的小矿小厂,严防死灰复燃。对应关未关或明停暗开的,要立即采取关闭取缔措施;对已关闭小矿小厂擅自非法恢复生产的,要没收其全部非法收入,并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是要彻底排查国有大矿“一通三防”安全隐患。瓦斯严重的煤矿,必须认真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方针,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坚决防止超通风能力突击生产,完善瓦斯防止设施和设备,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三是认真检查交通运输安全情况。加大对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运输安全整治力度,搞好对运输工具的技术检验,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确保“春运”安全、有序。公路、水路交通要严厉查处车辆、船舶带“病”运行、严重超载、农用车载客、酒后和疲劳驾驶等违规违章现象,制定恶劣气象条件下的通行和事故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冻、防滑,防范事故。各类交通运输都要严防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进站上车(船、机)。民航要认真抓好飞行、机务、空管、安检等关键环节,杜绝和减少事故征候以及不安全事件,确保航空运输安全。

四是要对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促使各有关方面加强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品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包装、储存、运输、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坚决取缔无证非法生产的小火药厂、烟花爆竹作坊和危险化学品个体运输户。严肃查处私自藏匿雷管、炸药等爆炸物品的非法行为。坚决防止危险化学品泄露和伤亡事故。

四、切实加强对公众聚集场合的安全监管,防止出现群死群伤事故。节前要组织力量,对商场、影剧院、歌舞厅、饭店、车站、地铁、码头、机场、学校、公园、旅游景点、网吧、城市广场等公众聚集场合的安全状况,全面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层层建立和落实以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安全责任制,并制定好应急预案。消防设施、安全条件不完善的,要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必须马上停产、停业整顿。加强对车辆、渡轮、缆车、索道等游客运载工具以及带有危险性的攀岩、蹦极、探险、漂流、射击等项目和设备的安全检查,排出各种事故隐患,确保万无一失。集会、庆贺等活动,要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安全。

五、进一步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负有安全监督职责的部门要发扬求真务实作风,增强监管、监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扎实工作,超前防范,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把“预防为主”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严肃查处安全生产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扎实有效地推动节日期间和当前的安全生产工作。

六、坚持安全生产值班制度。节日期间,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安排专人昼夜值班,要保证有一名领导同志在岗带班。值班人员一定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重大问题要随时报告,及时妥善处理。

国家经贸委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