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2 04:17:56   浏览:903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

财政部


关于印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的通知

财驻津监[2009]110号


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优化流程,促进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切实把账户管理工作做深做实,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监察部 审计署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02]48号,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结合《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审批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财库[2007]53号)文件要求,我办研究制定了《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七日



附件下载:
财驻津监[2009]110号附件.doc

附件: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操作规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优化流程,促进各单位切实把账户管理工作做深做实,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根据《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监察部 审计署关于印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02]48号,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结合《财政部关于印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财政审批管理工作规程〉的通知》(财库[2007]53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是指办公地址坐落在天津市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中央各部门所属的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央财政预算单列的企业集团总公司所属的基层事业单位、政企合一等中央基层单位,以及与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存在代管或挂靠关系的学会、协会、研究会、基金会、各种中心等社团组织。
第三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变更、撤销和管理银行账户,实行财政审批、备案和年检制度。
第四条 财政部驻天津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具体负责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包括二级及以下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审批、备案和年检工作。
第五条 专员办履行银行账户审批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精简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六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积极配合专员办做好银行账户监管工作。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规范银行账户的使用和管理,正确使用银行账户管理软件,加强数据维护和运行管理,确保电子数据的准确、完整、有效。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申请开立及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负责。
第七条 驻津中央二级预算单位负责统一办理本单位及下属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备案和年检申请手续。在津无二级预算单位的三级及以下基层预算单位由其在津最高一级预算单位统一办理。
第二章 银行账户的开立
第八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根据《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的要求办理银行账户的开立申请。
第九条 申请开立银行账户的单位需报送的资料。
(一)《开立银行账户申请报告》。需正式行文,应详细说明本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申请开户的理由,包括新开立账户的名称、用途、使用范围,开户依据或开户理由,相关证明材料清单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申请表》。需中央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本单位和中央主管部门印章。经中央主管部门授权,可由上级主管部门代签,但需报送中央主管部门的授权文件。
(三)《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申请表》电子版,从“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导出的扩展名为“.TXT”的两个电子文件。
(四)各类账户需提供的证明资料:
⒈基本账户:机构编制、人事、民政等部门批准本单位成立的文件,单位法人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⒉基建账户:基建项目的立项批准文件,初步设计,工程建设合同。实行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单位将不再审批基建账户,原已批复的基建账户应尽快撤消,并办理相关手续。
⒊收入汇缴账户:按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收取的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及其他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文件,收费许可证复印件。
⒋房改类账户:实行住房制度改革的有关批复文件。
⒌外汇类账户:拥有、使用外汇的相关证明材料,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具的备案意见。
⒍党费工会账户:批准成立党团委和工会的文件,工会法人资格证书,地方总工会出具的证明材料(需总工会签章)。
⒎其他审批类账户:财政部批准开户的批复文件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条 审批流程和管理职责。
(一)受理。经办人受理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审批类银行账户开立申请资料,并核对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对不符合报送规定和要求的账户申报资料,应视情况要求其补报或退回重报。
(二)审核。经办人依据《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的账户开立条件、内容、用途和使用范围,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书面意见。
(三)复核。主管处长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申报资料和经办人审核意见进行复核并签字。对经办人审核意见有修改要求的,由经办人修改后再进行复核并签字。
(四)二次复核。办公室对审核意见进行二次复核并签字。
(五)审定。办领导对业务处审核和办公室复核的账户审核意见进行审定并签字。
(六)批复。对经办领导审定后同意开立的审批类银行账户,主管处应及时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签发《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批复书》,同时告知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须持《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批复书》到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并要求在《办法》规定时间内履行备案程序。
第十一条 专员办受理银行账户申请资料后,应及时对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开户申请进行合规性审核,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第十二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在专员办签发《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批复书》的15个工作日内,到指定银行办理开户手续。对于拖延不办的,专员办要予以督促。督促无效的,专员办可视情况收回《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批复书》,并予以作废。
第十三条 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对账户审批意见存有疑义时,应与专员办进行协商。协商后意见仍不一致的,由专员办按工作程序将有关情况上报财政部,由财政部作出审定后将结果通知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专员办。
第三章 银行账户的备案
第十四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根据《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的要求办理银行账户的新开立、变更和撤户备案。
第十五条 驻津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具有以下情形,应报我办备案:
(一)银行账户新开立备案,包括审批类银行账户经核准并开立账户后的新开立备案,由财政部直接批准开立的零余额类账户、中央财政汇缴专户等的新开立备案,确因业务需要开设贷款转存款账户、保证金账户、定期存款账户等备案类账户的新开立备案等。为通过POS机划款而开设的公务卡(单位卡)账户暂采取备案处理,但单位卡需与实有资金账户绑定,并严格按照公务卡相关规定使用。
(二)银行账户变更备案,包括基层预算单位变更名称但不改变开户银行及账号,基层预算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地址及其他开户资料变更的,因开户银行原因变更银行账号但不改变开户银行的,延期变更以及其他按规定不需报经财政部门审批的变更事项。
(三)银行账户撤销备案,包括银行账户到期撤户,迁址撤户,单位注销撤户,换行撤户以及其他撤户。
第十六条 备案时间要求:
(一)新开立账户备案申请应在开立银行账户后3个工作日内报送专员办备案。
(二)变更账户备案应在变更事项发生后或知道变更事项发生后3个工作日内报送专员办备案。
(三)撤销账户备案应在银行撤户手续办理完毕后3个工作日内报送专员办备案。
第十七条 备案需报送的资料:
(一)《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备案表》(加盖公章)。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或单位地址变更的,可不提供备案表,但应提供变更的备案报告及公告等相关证明材料。
(二)《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备案表》电子版,从“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导出的扩展名为“.TXT”的两个电子文件。
(三)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⒈新开户证明材料(适用于新开户备案):银行出具的《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开户许可证,住房公积金登记证,财政部批准开立零余额账户、中央财政汇缴专户的文件,定期存单,贷款协议,授予开立保证金账户资格的文件等;
⒉变更账户证明材料(适用于变更备案):银行出具的《账号变更告知书》或变更证明,预算单位的变更公告等;
⒊撤户证明材料(适用于撤户备案):银行出具的《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当期银行对账单和转出最后一笔资金的原始凭证等的复印件。
第十八条 备案流程和管理职责。
(一)受理。专员办根据《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受理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备案类银行账户备案申请,并进行合规性审核。对于不符合规定或资料不齐的,应退回重新补报;对于符合规定且资料齐全的,准予受理。一般应在3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二)审核。经办人将备案信息输入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并对申请材料和电子数据进行初审,提出审核意见并报主管处长复核。
(三)复核。主管处长对申请资料和经办人审核意见进行复核并签字。对经办人审核意见有修改要求的,由经办人修改后再进行复核并签字。
(四)二次复核。办公室对审核意见进行二次复核并签字。
(五)审定。办领导对业务处审核和办公室复核的账户审核意见进行审定并签字。
(六)备案。对经审核符合《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账户备案,专员办签发《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备案审核处理意见通知书》。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根据通知书要求,对备案合格的账户及时维护系统账户信息,对备案不合格的账户限期进行整改。
第四章 银行账户的年检
第十九条 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在每年1月31日前将上年度银行账户的年检资料报送专员办参加年检。
第二十条 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参加年检的银行账户包括截至该年度12月31日本单位保留的所有银行账户(含所属非法人机构开立的所有银行账户)。
第二十一条 年检需报送的资料。
(一)正式行文的年检申请报告,年检申请报告应详细说明本单位及汇总申报的下属单位该年度银行账户的基本情况、变动情况,上年度年检不合格账户的整改情况;
(二)《200X年度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申请表》(加盖公章);
(三)《200X年度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申请表》电子版,从“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系统”导出的扩展名为“.TXT”的两个电子文件;
(四)中央预算单位200X年度资产负债表(加盖公章);
(五)200X年12月31日银行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复印件(加盖公章)。
(六)年检申请中存在以下情况的书面说明:
⒈超出财政部财库[2002]48号和财库[2004]1号文件规定适用范围管理的账户;
⒉未按规定报经我办批准开设的账户;
⒊擅自改变用途的账户;
⒋逾期使用的账户;
⒌出借、出租的账户;
⒍未按规定报备案的账户;
⒎存在其他有违规问题的账户。
第二十二条 年检程序。
(一)受理。经办人受理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银行账户年检资料,并核对申报资料是否齐全。对不符合报送规定和要求的账户年检资料,视情况要求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补报或退回重报。
(二)审核。经办人根据《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报送的年检账户,是否经中央财政部门审批、是否履行备案手续等情况进行逐一审查,并提出书面意见。
(三)复核。主管处长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资料和经办人审查意见进行复审并签字。对经办人审查意见有修改要求的,由经办人修改后再进行复审并签字。
(四)二次复核。办公室对审核意见进行二次复核并签字。
(五)审定。办领导对业务处审核和办公室复核的账户年检审查意见进行审定并签字。
(六)结论下发和问题整改。专员办根据审定的账户年检审查意见,向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签发《中央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年检结论》。对于存在问题需要整改的,应责令和督促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按规定和要求及时整改落实,并做好整改落实情况的记录和备案工作。
第二十三条 除特殊情况外,专员办应在当年4月30日之前,按照《办法》及相关补充规定和要求,完成上年度账户年检资料审核、年检结论下发等工作。6月1日前,专员办向财政部上报年检报告。
第五章 银行账户的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应保持稳定。确因特殊需要变更开户银行的,经专员办审核同意,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根据本规程规定重新办理开户及备案手续,同时将原《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批复书》(原件)送专员办在“备注”栏加盖“注销”印章。在开立新账户后,及时将原账户撤销,并办理撤户备案手续。
第二十五条 对于确需延长使用期限的账户,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提前一个月向专员办提出延期申请,经专员办审核同意并下发批复文件后,应根据《办法》规定严格履行相应的账户延期变更备案手续,及时办理原账户的撤户备案和新账户的新开户备案;对经审核不同意延期的账户,应按时撤销。
第二十六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对不同性质或需要单独核算的资金,应建立相应明细账,分账核算。
第二十七条 专员办建立银行账户信息管理系统,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的银行账户实施动态监控,跟踪监督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建立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账户管理档案。专员办每年在年检申报前(12月)和年检结束后(6月)对账户管理系统数据各进行一次清理检查,对于发现的错误数据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数据的准确和完整。
第二十八条 专员办实行银行账户审批管理跟踪问效制度,及时跟踪和监督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撤销等情况。结合账户日常管理需要,采取定期检查、重点检查、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核实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规范管理情况。并于每年1月15前将上年银行账户管理年度总结及相关报表、截至上年底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合规有效的账户信息情况报送财政部(国库司和监督检查局),并附电子文档。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九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不得擅自开立银行账户,不得改变账户用途,不得将预算收入汇缴专用存款账户资金和财政拨款转为定期存款,不得以个人名义存放单位资金,不得出租、出借银行结算账户,不得为个人或其他单位提供信用。违反规定的,专员办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参加年检,及时认真做好本单位及下属单位年检布置和资料报送工作,不得漏报瞒报账户,无正当理由不得拖延执行和不执行账户年检。违反规定的,专员办将予以通报批评,对拒不改正的,专员办将函告财政部,由财政部决定暂停或停止对其拨付预算资金,并提交监察部门对相关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第三十一条 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应认真落实专员办年检结论和处理决定。对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而又拒不整改落实的,专员办将根据《办法》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三十二条 开户银行违反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专员办将根据有关规定移交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有关机关进行处罚,同时函告财政部,由财政部决定取消该金融机构为中央预算单位开户的资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按规定为驻津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的;
(二)未经核准擅自为驻津中央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的;
(三)存在开户把关不严等违规行为的;
(四)不如实向专员办提供有关银行账户管理情况的;
(五)其他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的。
中国人民银行或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监督开户银行按本办法规定为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开立银行账户或开立、使用外汇账户,查处开户银行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对于账户管理存在重大违规问题或对违规行为拒不纠正的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专员办将直接或会同监察、人民银行、审计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其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延伸检查,并依照银行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专员办在对驻津中央基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实施监督检查时,被查单位应如实提供有关银行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情况,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拖延、拒绝、阻挠检查。违反规定的,专员办将依照银行账户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本操作规程由专员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操作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本规程发布前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程不一致的,按本规程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

吉林省人民政府


吉林省人民政府令
 (第102号)


  《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已经1999年2月1日省政府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洪虎
                         
一九九九年二月二十三日


            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行政执法责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保证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全面、正确实施,促进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吉林省行政执法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行政执法责任制,是指将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执法职责,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行政执法机构及行政执法岗位,定期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各级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干部政绩、对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的工作制度。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省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及其行政执法人员。


  第四条 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照本规定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并负责组织实施,保证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第五条 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应当公正、公开、全面、严格。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级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实施、考核和监督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建立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各级政府法制部门和各行政执法机关法制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指导、协调、考核、监督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 行政执法机关职责





  第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应当全面、正确的贯彻执行。


  第八条 行政执法必须做到合法、公正、公开、文明、规范、高效。


  第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首长对本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负全面责任。


  第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应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经常性的宣传和教育;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应在颁布后一个月内组织集中宣传。


  第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对本机关以及本系统行政执法人员定期进行法律和业务知识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与行政执法相关的综合性法律、法规及规章,本机关负责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章,本机关执法工作必需的业务、技术知识等。


  第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根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工作规划和程序,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第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制作、使用格式统一、体例规范、内容完整的行政执法文书,建立行政执法档案。


  第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必须实行行政执法公开制度,下列事项应当公开:
  (一)行政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行政执法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三)行政执法人员的姓名、身份及职责;
  (四)行政执法工作程序;
  (五)行政案件处理结果;
  (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有的权利;
  (七)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事项。


  第十五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关行政执法问题的咨询、查询,应当依据法律、法规及规章的规定,及时、准确地给予解答。


  第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发现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依法查处,不得推诿、放弃执法职责,不得超越或滥用职权,对已经立案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案件,应移送有关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监测、检验等活动时,应有明确、正当的目的,符合法定要求,遵循法定程序,不得妨碍当事人的正常活动和合法行为,不得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行政执法机关采取限制人身自由或对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 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依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行。


  第二十条 行政执法机关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登记、批准、许可、确认权利、发放抚恤金等事项,应依法办理,不得无故拖延、有意刁难或以权谋私。


  第二十一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管理经济事务,不得侵犯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依法享有的经营自主权。


  第二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不得违法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要求履行其他义务。


  第二十三条 行政执法机关委托有关组织行使执法权的,应有法定依据;对受委托组织的行政执法工作,应当经常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行政处罚案件的统计工作,并按照有关规定如实、及时上报。


  第二十五条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由两个以上行政执法机关共同负责实施的,各行政执法机关应当依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协调配合。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由一个行政执法机关为主管机关,同时规定其他行政执法机关配合、协助实施的,主管机关应当主动联系、协调,其他机关应当配合、协助。


  第二十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依法接受监督,完善内部监督机制,自觉遵守和执行下列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一)规范性文件备案制度;
  (二)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报告制度;
  (三)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检查制度;
  (四)委托行政处罚备案制度;
  (五)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
  (六)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
  (七)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申诉、检举制度;
  (八)行政复议制度;
  (九)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的其他行政执法监督制度。

第三章 行政执法人员





  第二十七条 行政执法人员录用应当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严格考核,平等竞争,择优录用,不得私招滥用。
  对曾受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开除公职处分的人员以及按法律、法规规定不准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其他人员,不得录用为行政执法人员。


  第二十八条 行政执法人员被录用后,必须接受行政执法工作业务训练,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掌握必备的业务知识,经考核合格,取得《吉林省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证》后,方可上岗执法。


  第二十九条 行政执法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一)忠于国家,拥护政府,听从命令,服从指挥;
  (二)忠于职守,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
  (三)尊重人民群众的意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热情为人民群众服务;
  (四)严格自律,公正廉洁;
  (五)执行公务时着装整洁,仪表端正,举止庄重,用语文明礼貌;
  (六)自觉接受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及其他监督。


  第三十条 行政执法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参与反对政府的活动;
  (二)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三)贪污、受贿或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
  (四)隐匿、伪造事实和证据;
  (五)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损害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
  (六)泄露国家秘密,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七)参与、支持或包庇违法行为;
  (八)从事或参与营利性的经营活动;
  (九)对当事人殴打、体罚,使用污辱性语言;
  (十)其他违法违纪行为。

第四章 考核与监督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级政府所属行政执法机关完成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结果应当作为评定行政执法机关领导干部政绩和对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情况的日常考核及年度考核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十二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工作应贯彻客观、公正、准确、注重实效、简化程序的原则。


  第三十三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的内容包括:
  (一)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组织领导情况;
  (二)行政执法责任的分解、落实情况;
  (三)追究行政执法错案责任情况;
  (四)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效果情况;
  (五)行政执法水平及行政执法总体情况;
  (六)接受或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情况;
  (七)政府法制部门确定的其他考核内容。


  第三十四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方案,包括考核的范围、具体项目、评分标准及考核的方法、步骤等,由省政府法制部门统一制定。


  第三十五条 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采取行政机关自我考核与政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行政执法机关应根据考核方案对本单位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情况进行考核、评分,并将考核结果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
  政府法制部门按照考核方案组成考核组,对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评分。


  第三十六条 政府对行政执法机关的考核结果应予以通报,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交组织人事部门,并作为考核、评定各行政执法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
  行政执法机关对所属行政执法机构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考核结果,应作为实施奖惩升降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 经考核被确认为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取得显著成绩的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由本级或上级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三十八条 经考核被确认为行政执法责任制执行不力,产生不良后果的行政执法机关,由本级或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并可依法给予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人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不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行政执法机关,由本级或上级人民政府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并责令限期实行。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下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考核等情况定期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四十一条 在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监督工作中发现行政执法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有违法违纪、失职渎职行为的,应当予以纠正,并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第四十二条 行政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行为的,政府法制部门应责令改正,重新评分,并由本级政府或所在机关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三条 政府法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工作中有徇私舞弊行为的,由本级政府或所在机关责令改正,并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由省人民政府法制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对环保总局连坐制度合法性的质疑

协力律师事务所上海总部 刘军 律师

10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称:东方金铅未批先建并在环保设施未完善的情况下擅自投入试生产,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危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建议地方政府对该企业依法严肃处理。在整改期间,国家环保总局对焦作市辖区内各类新建项目暂缓审批。
“这是一种‘连坐’制度”,环保系统人士评价说,这才是环保总局的杀手锏——必须要强力介入地方政府的经济项目立项和运行环节,触动它们的核心利益,才有可能使环保工作获得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而在全面暂缓焦作新项目审批之前,环保总局只在去年整顿违规电厂过程中,实施过类似政策。
该局新闻发言人潘岳当时表示,环保总局拟推出环保违规连坐制,即一旦发现下属单位企业出现违法违规电站项目,或者未及时补办违法违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报告,则违规企业单位及其上级集团公司(母公司)所申报的电站项目将一律不被受理。
随着东方金铅案发,这项“违规连坐”制度已经开始扩展至地方政府领域。
“环保部门将坚决贯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法》,切实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危害环境安全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环保总局有关官员强调。

本律师认为环保总局的连坐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其合法性有待探讨。环保总局的连坐是指受东方金铅案的影响,环保总局对焦作市辖区内各类新建项目暂缓审批,其目的无非是对焦作市不严格按照环保有关法规对建设项目审批的一个惩罚。可谓用心良苦。但其他需要环保审批的项目与东方铅案并没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焦作市其他企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只要符合审批形式程序要求且材料齐备的,主管的环保局就应该进行审批,并对满足环保法的要求项目予以批准。环保总局暂缓审批的做法严重违反行政许可法,属于行政不作为。有关企业如向环保局提交环保审批申请,环保局以暂缓审批为由拒绝审批无疑构成行政不作为。有关企业可以采取行政复议或进行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依法审批。
由于环境执法一度流于形式,环保法律法规也一度成为一纸空文,现在循环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主张,加强环境执法遂成为必然趋势。但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成了谬误。遗憾的是中国某些政府部门总喜欢非左即右,“严打”时顶多判三年的可能判五年八年;“严打”过后至少判五年八年可能反而判了三年。环保审批不严格时,未经审批就可以上马;环保审批严格时,应该审批的反而暂缓审批。不知这是否也可以算得上中国特色之一。